1. 持有美元資產VS美元計價資產
要探討”美元貶值對基金資產之影響”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釐清我們的資產是屬於持有美元資產的基金抑或是以美元計價但持有他國貨幣資產的基金,舉例來說,摩根富林明美國複合收益基金是一檔美元計價且投資於美國債券商品,範圍包括固定利率與浮動利率債券,以提供長線資本增值的基金。JF國際債券及貨幣基金則是一檔美元計價但卻投資在全球優質債券,搭配國際貨幣(歐元占約40%),以追求穩定收益及資本增值的基金。我們就以一些假設性數據來探討一下在美元走貶的情況下這兩檔基金的實質績效會有何差異。
假設數據:
1. 投資1,000,000台幣,一年後贖回
2. 進場時匯率 美元兌台幣1:33.2 美元兌歐元1:0.8 歐元兌台幣1:41.5
3. 出場時匯率 美元兌台幣1:32.5 美元兌歐元1:0.7 歐元兌台幣1:46.42857
4. 暫不計算投資標的之績效(假設報酬率為0%)及匯兌損失
A. 投資美國複合收益:1,000,000/33.2=30120.48美元
一年後轉回台幣為30120.48*32.5=978,915.63
折損之 2.1% 即為美元兌台幣之貶值幅度
B. 投資JF國際債券及貨幣基金:1,000,000/33.2 * 0.8 = 24096.38 歐元
一年後轉回台幣為24096.38/0.7*32.5=1,118,760.6
增值之 11.876% 即為歐元兌台幣之升值幅度
由此可知貨幣升貶對基金績效之影響端看該基金是投入哪個市場,即持有何種貨幣資產而定,與計價採用的貨幣是無關的,至多考量一下匯兌費用上的損失吧。
2. 基金選擇之貨幣因子
在基金選擇上首先得考慮的是預期績效,其次才是資產貨幣種類,如果預期績效很好,即使貨幣稍有貶值也無所謂,除非預期貶值幅度很大那就避免投入吧,由於匯率除了經濟因素影響之外,還受到各國央行的政策性干預,不易預測,何況匯率一樣是起起伏伏,就長期而言是貶是升很難講,是以大多時候都以持有多種強勢貨幣來分散風險。
3. 進階因應操作策略
對於長期採用美元做為投資貨幣的小額投資人,有一種簡易操作策略來降低貨幣匯率之成本,您只要在銀行多開立一外幣帳戶,將平時零存整付準備每年定期定額投資的資金,每逢較好的匯率時即分批換匯,屆期再直接匯出美元投資,如此可避免當要匯出時不巧遇到較差的匯率而增加換匯成本。目前國內已有多家銀行提供網路銀行服務,直接在家中即可完成交易,非常方便,投資人可多加利用。
PS. 貨幣貶值 → 出口? 投資?
貨幣升值 → 內需? 消費力?
基金投資 前景重於匯差
【經濟日報╱記者 張瀞文】 |
2007.11.14 02:15 am |
美國經濟成長速度放慢,美元趨於弱勢,最近美元兌英鎊創下新低,有些投資人擔心會影響美元計價的共同基金績效。不過,在投資共同基金時,最重要的考量不是匯率變動,而是投資市場的前景。
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影響,美國經濟表現不如以前強勁,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從9月中旬起連續兩次降息,聯邦基金利率從5.25%降到4.5%,美元對歐元等貨幣匯率也貶到歷史低點。
美元雖然弱勢,但仍是全球主要交易貨幣,在台灣,絕大部分境外基金都是以美元計價。如果投資人因為美元弱勢就不投資這些基金,恐怕剩下來的選擇不會太多。
投資人在台灣用新台幣轉換美元後,去買以美元計價的境外基金,基金經理人去投資某個單一或區域市場時,再用美元換成當地貨幣,去買當地的股票或債券,把這些股票或債券價位的總和平均後,就是基金淨值。因此,基金淨值漲得兇不兇,並不是由美元升值或貶值來決定,而是看基金持有的股票或債券的價格。例如,這兩年來日本股市表現令人失望,不論基金是用新台幣、日圓、美元或歐元計價,結果都一樣糟。
最近全球股市大漲大跌,有一些基金投資人想在最近獲利了結,卻擔心美元貶值,換回來的新台幣會變少,是不是要等到美元升值再獲利了結呢?
專家說,如果投資人的報酬率已到達預設目標,或找到更好的投資標的,就可以贖回基金或轉換到其他基金,不要去管匯率的漲跌。這是因為股市如果劇烈波動,幾天內基金可能少賺一、兩成,但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再怎麼震盪,短期內也不可能上漲或下跌一成,投資人最好不要顧此失彼。
【
';$(".articleExtAd").append(notVIP);setTimeout(function() {$('.top-toolbar').data('top-toolbar').setAD({title: "\u7f8e\u5143\u8cb6\u503c\u5c0d\u57fa\u91d1\u8cc7\u7522\u4e4b\u5f71\u97ff",label_id: 184,label_name: "\u57fa\u91d1"});}, 2000);


- 日誌
- 相簿
- 影音
- 旅遊
ifa.team's 新文章
- 國安基金是什麼?對市場有什麼影響?
- 韓國的長壽詛咒 日本的高齡化慢性病
- 用開辦健保魄力 打造全覆蓋式長照
- 老化失速列車 台灣長照跟不上
- 全球市場回溫之際科技股震盪,是真跌或假跌?
- 發生車禍,第三人責任險卻因「這點」無法理賠
- 勞保年金改革溯及既往 133萬退休勞工恐少領1/3
- 外溢保單掀旋風,三大趨勢助攻保險業變身
- 境外資金匯回 上衝2,000億
- 強制車險過期忘了續保,可以補辦投保來獲得保障嗎?
ifa.team's 新回應
- 沒有新回應!





Powered by Xuite

離婚證人